大同旅游切换城市

㕵㕵㕵 10人已点评  查看地图

您的位置:大同旅游网 > 大同旅游攻略 > 大同民俗风情 > 大同起名俗

大同起名俗

http://datong.lvyou114.com   2014-10-29   感谢会员 提供该信息

每个孩子一生下来,父母都要给起个名字。大同地区给孩子起名字也有个风俗习惯,每位家长或父母都要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、审美观点、兴趣爱好、期望景仰……等给孩子起名字,其标准要求是:读起来好听,叫起来响亮,写起来好看,回味起来寓意深远。能够达到这四条标准的要求,则为好名字。凡是好名字,一定都是自己喜欢,家人喜欢,更会博得别人喜欢。

那么,如何才能够达到以上的四条标准要求呢?笔者带着这一难题,走访了一些前辈、名流、专家、学者,综合起来,大致有以下五点规律:

一、按家谱起名:

大同地区远在隋唐时期,儒家思想已有发展,一些名门望族逐步产生,他们为了炫耀自己家族威望,使之世袭相传,希望流芳百世,便著有家谱。书写家谱中,一般按照辈数记录祖辈的名字、官职、宦绩……等,每辈都可续记。这种续写家谱之风气,到明清时期更加盛行,不但名门望族有,就连一般小康之家也有,尤其在农村,更为普遍。每当孩子一生下来,先查其父属哪一辈?再查与小孩同辈的名字叫啥?小孩挨着兄弟姐妹的名字联系起来应该叫啥?便定为名字了。这种按资排辈起名字最讲究的家族,要属儒家孔、孟、曾、颜四大望族(即:孔丘、孟何、曾参、颜回四家)。根据《史记》记载:汉高祖刘邦于高祖十二年十二月“自淮南还,过鲁,以太牢(猪、牛、羊三牲各一)祭祀孔子”,以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、唐高宗李治、玄宗李隆基、北周太祖郭威、宋真宗赵恒、清朝康熙皇帝、乾隆皇帝为了表示尊重儒学,都到曲阜祭祀过孔子,尤其是乾隆皇帝曾经先后八次朝孔,并于乾隆九年赐给孔府三十个字:

希言公彦承,弘闻桢尚衍。

兴毓传继广,昭宪庆繁祥。

令德维垂佑,钦绍念显扬。

1920年,孔子第76代衍孙孔令贻又续20个字:

建道敦安定,橘修肇益常。

裕文焕景瑞,永锡世绪昌。

自从乾隆皇帝赐字以后,不但孔府族人按此起名,而且孟府、曾府、颜府也都相随而来,均按此五十个字起名。自春秋以后,这四家子孙繁衍很多,遍布国内国外,大同地区也为数不少,他们在他乡异地相逢,只要一提名道姓,便知是哪一辈,叙罢辈分,定了称呼,便有酒宴招待,问明情况,如果经济困难,还要互相资助。

二、按期望起名:

每个孩子一生下来,父母都对孩子的性格、气质、作为、事业等有个期望,有的期望功名利禄,有的期望荣华富贵,有的期望忠孝节义,有的期望仁智礼义信……等等,起名字时,就用这些词汇;对女孩子则是期望她温柔贤惠、如花似玉一般,因此起名时多用花、草、兰、珍、英、玲、枝、梅、娥、凤、钦、琴、霞、菊、桃、仙……等辞汇。

三、按地点起名:

父母的祖籍地、孩子的出生地、出生时间、父母的结婚地点以及值得纪念的时间、地点都可以作为名字。比如某位解放军首长的儿子生在挺进太行山战斗中,为了纪念太行山战斗岁月,表达对太行山人民的无限深情,他便给孩子起了一个十分响亮的名字——太行;有个孩子出生时间是1960年,正是国困家贫之际,父母为了让他牢记在心,便给起个名字叫陆零;有个孩子父亲籍贯是陕西,母亲籍贯是山西,则给孩子起名叫秦晋;又有个家长生第一个女孩叫玲玲,生第二个孩子时,很希望养个男孩,谁知偏偏生了个女孩,这位家长就希望以后于万别再生女孩了,于是给这个女孩起名“止玲”,为了培养这个女孩有出息,将来放出花一样的芳香,又将禁止的止字上面加个草字头,恰好是个芷字,按字意来讲,是个开着小白花,放出芳香的白芷。这件事情乍听起来觉得有趣好笑,但从另一方面讲,也反映了起名字的一种思路。

四、以巧遇起名:

孩子出生前后,父母做过什么好梦,出门时遇见什么事和物,有哪些值得纪念的,都是起名素材。比如有个孩子的母亲在临产时,梦见一条蛇,则给孩子起名梦龙;有个孩子父亲梦过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,则给孩子起名大树;有的父母梦见黄金,则给孩子起名生金;无论梦见的事和物有多么不好,但为了取个吉祥,图个吉利,都把它圆成一个好兆头,并用“凶梦换吉梦”这句话来安慰自己。

五、按敬仰景物起名:

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审美观点,敬仰一定的景物,比如动物类有虎、豹、牛、龙、马等;植物类有松、柏、林、花、杨。柳等;山水类有山、海、江、峰、石、水等;矿藏类有金、银、铁、锡、玉等;颜色类有红、黄、蓝、白等;甚至自然现象类的光、亮、明、日、月等。按照这些景物起名字,效果也不错,尤其是近年来,独生于多,起名字可以不必考虑其兄弟姐妹的排列,随着社会的变迁,家族观念的逐渐淡泊,更用不着考虑堂叔伯兄弟姐妹名字的排列,孩子的父母可以随心所欲地给孩子起个满意的名字。


我来添加大同的民俗风情

信息标题:

信息内容:

山西游记攻略:
太原游记 大同游记 阳泉游记 长治游记 晋城游记 晋中游记 临汾游记 吕梁游记 朔州游记 忻州游记 运城游记 五台山游记